Plan S與出版轉型開放之路

導讀
2018年歐洲聯盟委員會及歐洲研究委員會成立cOAlition S,並提出Plan S,期望可以藉由Plan S的實施加速學術出版系統的轉型,由公共和私人機構資金資助的學術出版物可於出版後即可以立即公開取用。本文從cOAlition S 與Plan S實施策略、OA轉型合約、研究經費資助者及出版社對Plan S的態度與看法以及Plan S面臨的挑戰等面向做觀察,提供國內圖書資訊界發展OA時另一思考方向。
文章圖片所有權: https://reurl.cc/A1e7Rp ,Created by qimono
著作權聲明: CC0 Public Domain-可以做商業用途-不要求署名

一、前言

開放取用(Open Access,以下簡稱OA)的概念在20世紀末被提出,到21世紀初的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等3B宣言之後,OA的定義更為明確,近二十年後的現在,歐美國家單位及研究經費資助單位(funder)持續關注討論OA的議題,尤以歐洲國家及聯盟對於OA的發展更是不餘遺力,先是荷蘭教育、文化暨科學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訂定荷蘭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在2024年前達到百分之百OA的目標;2015年柏林公開取用會議(Berlin Open Access Conference)上提出OA2020倡議;近兩三年來德國、英國、荷蘭、瑞典等國陸續與出版社簽訂新模式的OA合約,改變多年來電子期刊Big Deal的合約計價模式及文章取用的權利;2018年歐洲聯盟委員會(EC)及歐洲研究委員會(ERC)成立cOAlition S,並提出Plan S實施策略。Plan S中包含了歐洲國家對OA的立場、OA實施原則、轉型合約的運作架構,內容更為嚴謹及明確,期望能透過Plan S加速研究成果達到全面開放取用。

Plan S是否能讓學術出版翻轉仍有待觀察,但Plan S的提出在學術出版中掀起的漣漪值得我們關注與探討,本文從cOAlition S 與Plan S實施策略、OA轉型合約核心理念、研究經費資助單位及出版社對Plan S的看法、Plan S對出版社的影響以及Plan S面臨的挑戰等面向做觀察紀錄,提供國內圖書資訊界未來發展OA時另一思考方向。

二、cOAlition S 與Plan S實施策略

cOAlition S由13個歐洲國家的研究資金資助單位在歐洲聯盟委員會(EC)和歐洲研究委員會(ERC)支持下於2018年9月成立,主要成員國包含奧地利、芬蘭、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波蘭、斯洛維尼亞、瑞典、英國,後續加入尚比亞、約旦等國的支持,截至2019年11月,已有24個資助單位加入計畫(Plan S, n.d.a)。cOAlition S成立的同時各單位也聯合簽署發布Plan S, cOAlition S期望可以藉由Plan S的實施加速學術出版系統的轉型,由公共和私人機構資金資助的學術出版物可於出版後、沒有延遲公開時間(embargo)即可以透過開放取用期刊、平台或是典藏庫達到立即公開取用。公佈Plan S後,cOAlition S隨即在2018年年底提出Plan S實施指引,同時邀請各界對Plan S提出回饋與建議(Plan S, n.d.b),cOAlition S收到超過600份、橫跨40個國家,來自研究者、圖書館、館員、出版社或資助單位的回饋 (Plan S, n.d.c),cOAlition S根據各界回饋與建議於2019年6月發布更新版的實施指引。

Plan S的實施指引主要分成三個部分:Plan S原則、Plan S實施指引、開放取用平台及典藏庫的技術指引與要求,Plan S的十項原則也是Plan S主要的實施架構,新版原則如下(Plan S, n. d. d;Plan S, 2019):

(一) 作者或是其機構保有出版品的版權,所有出版品應以CC授權(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的方式出版(CC-BY),但允許個別需求使用較為嚴格的授權方式CC BY-ND。

(二)資助機構(the Funders)將建立完整的標準和要求,確保開放取用期刊及出版品的品質。

(三) 在高品質的開放取用期刊、平台或是基礎建設尚未出現或是發展成熟之際,資助機構應適度給予支援。

(四) 開放取用出版的費用應由資助機構或是研究機構負擔,而非研究者,所有研究者應能透過開放取用的型式出版其作品。

(五)資助機構支持開放取用期刊及平台的各種商業模式,但出版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必須透明,讓市場及資助者了解出版費用的標準及上限。

(六)資助機構鼓勵政府、大學、研究機構、圖書館、學會等單位互相協調策略、政策及實踐準則,以確保政策的透明。

(七) 上述準則應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學術出版,但專書及書籍的開放取用將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及過程。

(八) Plan S不支援混合式出版(hybrid model of publishing),但在全面轉型為開放取用之前的過渡期間,Plan S支援轉型協議(transformative arrangements) 至2024年。

(九)資助機構將監督Plan S的執行,並制裁不符合準則的單位(圖1)。

(十)資助機構承諾在評估研究成果及是否提供資助的過程中,會檢視成果的內在價值而非以出版途徑、期刊IF值或是文章的出版社做判定。

圖1 Plan S 監督組織圖
資料來源:Plan S (n.d.).

cOAlition S新版與初版指引的主要差異為下列四點(Plan S, 2019):

(一) 計畫的時程延後一年,讓資助單位、出版社等機構有足夠的準備緩衝時間,也就是說,支持並參與Plan S的單位所資助的研究產出必須在2021年1月時達到公開取用,Plan S實施時程見圖2。

(二) 對期刊轉型至全開放取用期刊過渡期間的轉型協議(transformative arrangements)提供更清楚的說明及更多選擇,至2024年之前,資助單位可以繼續資助轉型合約中的混合式期刊。

(三) 不設定文章處理費用(APC)的上限。Plan S力求各種開放取用出版模式中的出版成本及費用完全透明化,致力於建立公平且合理的出版服務費用,轉型協議中的期刊、平台等任何費用(同儕審評、編輯處理費等)都應該透明化;雖然暫時不設定APC的上限,但cOAlition S及Plan S會持續監督觀察市場上的APC及出版費用,若是觀察到不合理的價格,cOAlition S會以互相協調的方式制訂出版費用的上限(Plan S, 2019)。

圖2 Plan S實施時程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 Plan S承諾支持DORA宣言(https://sfdora.org/read/),資助單位評估研究成果及是否提供資助時不應以期刊IF值或是其他指標為依據。

三、Plan S於轉型協議的運作主張

Plan S主要支援三種達到開放取用的途徑:透過開放取用的期刊或平台、訂閱式期刊透過典藏庫達到開放取用、在轉型合約中的訂閱式期刊。Plan S的目標是達到全面立即開放取用,因此Plan S並不支持混合式出版,但目前仍約有9萬篇Plan S資助的論文發表在混合式或是訂閱式的期刊上(Quaderi, Hardcastle, Petrou, Szomszor, 2019),在期刊論文全面轉為開放取用之前的過渡期,Plan S支持轉型協議,新版的Plan S實施指引除了對轉型合約做更多的說明以外,也提出其他轉型的選擇(表1):

表1Plan S中的三種轉型協議

1 轉型合約(Transformative agreements) Plan S支持OA2020倡議,OA2020主要提倡將訂閱費用轉移至支持開放取用出版,cOAlition S鼓勵出版社、機構及聯盟可以依據ESAC(Efficiency and Standards for Article Charges)的指導原則採取轉型合約。
2 轉型模式合約(Transformative model agreements) cOAlition S會與中小型或是學會出版社合作,以類似轉型合約的模式,協助期刊出版轉型。
3 轉型期刊(Transformative journals) cOAlition S會提出轉型期刊的架構,提供期刊轉型至完全開放取用期刊使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 轉型合約(Transformative agreements)的核心理念

根據ESAC,轉型合約應具備以下特點(ESAC, n.d.):

  • 1. 依據轉型合約的目的,轉型合約是暫時性且過渡性的;
  • 2. 作者保有作品的著作權(copyright),合約應允許CC-BY授權;
  • 3. 合約必須透明,合約的費用、成本、計價模式等資訊都必須透明化;
  • 4. 轉型合約的目的在於約束學術傳播的成本以及加速學術出版的公平性;
  • 5. 轉型合約必須監督出版社的服務及工作流程,確保出版社如實提供合作者需求的服務。

根據ESAC的紀錄,目前出版社與學校機構簽署的轉型合約大約有58份,主要簽署的出版社有RSC、Springer、Wiley、Taylor & Francis等,國家則以德國、荷蘭、奧地利、瑞典等歐洲國家為大宗。

轉型合約大致可以分成兩種(Hinchliffe, 2019a):Read and Publish (RAP)及Publish and Read (PAR),RAP合約包含了閱讀費用及出版費用,在此合約下,機構可以閱讀協議中所有的期刊,出版OA文章則可以有APC折扣或無須另外付款,例如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與美國加州大學CDL、荷蘭VSNU、德國Max Planck及英國Jisc簽署的合約(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d.);PAR合約以收取出版費用為主,聯盟成員無須另外支付閱讀費用,例如德國Projekt DEAL與Wiley簽署的三年合約(CONCERT,2019)。

(二) 階段性的轉型模式合約(Transformative model agreements)

在Plan S初提出的時候,許多中小型及學會出版社感到憂慮,Plan S實踐之際會讓依賴期刊訂閱費作為主要營運經費來源且出版成本較高的中小型及學會出版社遇到營運上的困難,甚至可能必須將期刊賣給大型商業出版社或是減少出版服務的相關活動以降低成本(Brainard, 2019a)。新版的Plan S實施指引提出的轉型模式合約即是為了協助中小型及學會出版社的期刊轉型,Plan S成員將與這些出版社合作,共同研擬合適的轉型機制(transformative mechanism)及轉型協議模式合約(transformative agreement model contracts),協助轉型的同時也避免重複付費(double payment)的議題。

cOAlition S 的成員Wellcome及UKRI與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 (ALPSP)合作,在今年(2019)共同資助委託Information Power Ltd公司執行一項調查計畫,該調查整理出27種可以轉型至OA的出版模式與策略,再進一步了解學會及小型出版社對這些出版模式的經驗與關注,調查結果顯示轉型合約(transformative agreement)是具有潛力的模式,轉型合約的資金來源(funding)是可以預測且相對穩定的,但出版社也不能完全依賴APC做為唯一的營收來源,出版社同時必須有其他營收來源來支持APC的出版模式。這27種OA出版模式皆屬於全OA模式且符合Plan S的規則,可以歸納整理成下列七大類:

  • 1. transformative models
  • 2. cooperative infrastructure and funding models
  • 3. immediate sharing with open license models
  • 4. article transaction models
  • 5. open publishing platforms
  • 6. other revenue models
  • 7. cost reduction

該調查研究試圖提出一套轉型合約的工具包(Transformative Agreement Toolkit),內容包含轉型合約的範本、授權合約範本等,幫助小型出版社符合Plan S的規範。目前有五個學會出版社、四個圖書館聯盟打算使用者這些範本跟原則來嘗試轉型合約,例如出版了七本期刊的The Biochemical Society正在跟代表了180所英國的圖書館的Jisc聯盟議約; Biochemical Society、Microbiology Society和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也正在跟澳洲大學圖書館館長議會(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談判(Brainard, 2019b)。

(三) 轉型期刊(Transformative journals)的架構

針對尚未被包含在轉型合約中的混合式OA期刊,cOAlition S將提出單本期刊轉型的架構(framework),當期刊中開放取用的內容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期刊可以順利轉型至全開放取用期刊,也避免訂閱費與出版費用雙重付費的情況(Plan S, 2019)。

四、研究經費資助單位對Plan S的態度

支持Plan S的資助單位主要來自歐洲,Plan S雖是歐洲國家發起的計畫,但其目標具全球性,由Plan S最一開始成立時的15個資助單位所資助的論文只占全球研究論文產出的3.3%(Delta Think, 2018),若要實踐期刊論文全面立即開放取用的目標,Plan S需要全球各國的支持(Rabesandratana,2019)。

不同於歐洲國家極力邁向立即開放取用,美國除了少數研究資助者(例如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加州大學系統支持Plan S以外,政府單位對於開放取用的態度是偏向綠色開放取用(Rabesandratana,2019)。甚早開始在校園推動開放取用的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也在對Plan S的建言中提出,Plan S的原則不利於綠色開放取用的實施(Plan S要求立即開放取用),Plan S應該讓研究者自由選擇要發表的期刊,而不是讓研究者為了符合Plan S而被限制投稿的期刊,而且綠色開放取用對於所有學術領域及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來說是比較可行且花費較少的方式(MIT Libraries, 2019)。

全球研究論文主要的產出國之一中國,其主要的研究經費資助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及國家級圖書館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NSL/CAS)與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在2018年年底OA2020的會議上表態支持Plan S的目標與宗旨,支持由政府資助的學術產出在出版後應立即達到開放取用,並贊成應該設定APC的付費上限(Schiermeire, 2018)。中國目前的開放取用政策允許延遲開放期(12個月)(Science, 2018),雖然中國並未正式加入Plan S,但已經有17個中國單位或圖書館簽署了OA2020意向書,包含NSL/CAS及NSTL,若未來中國改變政策,採取類似Plan S的開放取用政策的話,可能對學術出版界造成不小的影響,例如出版社的收入可能會減少15% (Brainard, 2019c;Rabesandratana, 2019)。

五、Plan S對出版社的影響

Plan S及其實施指引提出後迫使學術出版界重新思考學術期刊的轉型及合約模式,對於出版社的影響分為下列兩點簡述:

(一) 出版社難以放棄混合式期刊

在各出版社對Plan S提出的回饋中顯示出版社無意放棄混合式OA期刊,出版社認為混合式OA期刊是符合市場需求,且可以促進開放取用出版成長的成功模式(Hinchliffe, 2019b)。科學、技術及醫學期刊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 STM) 也代表145家出版社表示Plan S實施指引需要更多的討論與考量,以確保學術自由,禁止混合式期刊可能會嚴重減緩邁向開放取用的過度期(Else, 2018)。儘管出版社對於Plan S感到憂慮,Plan S的出現促使出版社提出新的開放取用合約或是解決方案,例如Wiley與德國Projekt DEAL簽署圖書館與出版社之間的第一份Publish and Read合約(CONCERT, 2019)、劍橋大學出版社與美國加州大學簽署全美第一份轉型開放取用合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9)等,Springer Nature也提出新的開放取用轉型方案(Pells, 2019)。

(二) Plan S可能使中小型及學會出版社難以持續營運

與大型商業出版社有多元營收來源的經營模式不同,規模較小的出版社主要的營運收入就是刊物的出版,尤其學會出版社通常是非營利組織,雖然中小型/學會出版社有意支持開放取用,但在營運考量下,大部分的中小型/學會出版社必須提供混合式出版模式,較難將刊物完全轉型為全OA期刊。但Plan S並不支持混合式OA期刊,且要求出版品必須立即開放取用、不得有延遲公開期且欲設定APC上限的情況下,Plan S的實踐可能會使中小型/學會出版社營運困難或是必須與大型出版社合作出版(Brainard, 2019a;Clarke, 2018)。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近期公開了其出版的四本期刊的財務狀況,述明若期刊轉型至全OA期刊或是部分訂閱期刊的話會遇到的挑戰。EMBO估計每篇文章的出版花費是€6,340,若是所有的費用都必須透過APC來支付,則每篇費用會是€9,040,沒有訂閱費的支援,EMBO是無法負擔這樣高昂的費用,EMBO認為Plan S低估了出版的成本,以EMBO的情況來說,要轉型至全OA期刊是非常困難的(Kelly, 2019)。

2019年6月發布的更新版Plan S實施指引中,提到cOAlition 將會與中小型/學會出版社合作商討適合中小型出版社的轉型模式合約(見本文階段性的轉型模式合約),也暫時不設定APC上限,但是否能有效減少中小型出版社對Plan S的憂慮,有待觀察。

六、Plan S的挑戰

(一) 只有少數期刊符合Plan S的標準,且學科領域分布不均

根據研究數據指出,在DOAJ中,5,987種科學及醫學期刊只有15%的期刊符合Plan S所提出的14項標準,而人文社科領域的期刊符合標準的期刊比率更低,只有3% (Brainard, 2019)。科睿維安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全球研究報告也指出,2017年Plan S資助的論文占當年WOS 收錄總數的6.4%左右,以ESI的22個學科分類來看,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論文占比只有2.4%,太空領域、生命科學領域及數學領域的論文受到Plan S資助比率最高,但是被DOAJ收錄期刊出版的論文數比率卻很低(Quaderi, Hardcastle, Petrou & Szomszor, 2019),Plan S的規定可能會阻礙研究者無法投稿85%的期刊,包含知名期刊Nature和Science (Else, 2018)。

(二) 研究論文出產量高的機構,開放取用的出版費用可觀,成為負擔

Plan S要求研究論文全面開放取用,資助單位及機構應將期刊訂購費用轉為支持研究者出版開放取用論文的出版費用,但是Plan S新版原則取消設定APC上限且不允許混合式期刊的情況下,可能造成研究論文產出量高的機構出版費用高於原先的訂購費用,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成本負擔(Schenkder, 2019)。

(三) 各國研究經費資助單位對Plan S態度不一

如前文提及,歐美對於Plan S及開放取用政策態度不同,而儘管歐洲國家普遍較支持Plan S,仍有部分歐洲國家尚未加入Plan S,例如德國、瑞士、西班牙、比利時等;在亞洲地區,中國雖表態支持Plan S,但尚未有明確的實施政策。Plan S需要全球各國合作才有可能讓出版品達到全面開放取用,目前各國資助者對Plan S的態度不一,Plan S的目標是否能實踐,仍有待觀察。

七、小結

Plan S的目標是希望研究成果產出都能達到開放取用,不只是在Plan S被提出的歐洲,更遠大的目標是能達到全球學術界的開放取用,但目標的實踐仍有許多挑戰,例如出版社的商業模式轉型、各國研究經費資助單位的態度、開放取用的學科分布不均等難題有待克服。台灣近年來討論OA的聲音雖然越來越多,但台灣出版量與歐美國家相比仍偏少,在OA的實踐上是否要與歐洲國家一致,採行Plan S的轉型合約或是面對學術出版的劇變我們該如何因應,值得深思與共同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