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目計量指標評比結果尋找標竿學習國家 ─以農業科學、太空科學、物理學與工程學領域為例

導讀
為瞭解台灣在特定領域的學術表現與主要標竿國家或競爭國家相比為何,本研究利用書目計量指標,針對各國所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分析。本文以農業科學、太空科學、物理學與工程學等領域作為探討對象,以Thomson Reuters旗下的InCites資料庫為數據來源,選擇論文相對於世界影響力、論文發表篇數、論文篇數占該領域的百分比作為比較的三個構面,檢視台灣與中國、德國、印度、以色列、日本、荷蘭、新加坡、南韓、瑞士、英國、美國的學術能量,以尋找各領域的標竿學習國家。
文章圖片所有權:https://goo.gl/qtUR57,Created by Eferrante
著作權聲明:CC BY-SA 3.0(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包括商業性利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一、簡介

為瞭解台灣在特定領域的學術表現與主要標竿國家或競爭國家相比為何,本研究利用書目計量指標,針對學術論文進行分析。本研究以Thomson Reuters旗下的InCites資料庫為數據來源,選擇論文相對於世界影響力、論文發表篇數、論文篇數占該領域的百分比做為比較的三個構面,檢視台灣與中國、德國、印度、以色列、日本、荷蘭、新加坡、南韓、瑞士、英國、美國的學術能量。在研究領域的分類採用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分類方式,共計有22個領域。

而本研究使用的指標之詳細定義說明如下:

1. 論文發表篇數:在特定時間內,該國在該領域所發表的論文數量。

2. 論文發表篇數占該領域的百分比:在特定時間內,先將該國在該領域所發表的論文數量除以該領域整體論文數以得到比值後,換算為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者,表示該國在該領域的主導性為越高。

3. 論文相對於世界影響力:將該國在該領域的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除以該領域的平均被引用次數得到比值後,換算為百分比,數值越高,表示影響力越高;若數值高於1者,表示影響力高於世界平均,反之,低於1者,則論文相對於世界影響力為低於世界水準。

為挑選適當領域進行國際比較,本研究根據台灣於2005-2014年間所發表的學術論文其相對影響力之分析結果進行篩選,結果如圖一所示。從圖一可知,台灣多數的學術研究領域,在論文被引用次數相對於世界水準是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在2010-2014年間,共計有四個研究領域其相對影響力高於世界平均水準,分別為農業科學(1.41)、太空科學(1.26)、物理學(1.07)與工程學(1.01)。故本研究將針對這四個領域進行書目計量指標分析,尋找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俱佳的國家為何,以作為標竿學習的對象。

圖一 台灣於22個領域的論文相對於世界影響力之歷年趨勢變化

二、各領域12國之間的比較

在農業科學部分,台灣在該領域的論文發表篇數占全球該領域論文的1.19%,排名為12個國家中的第9名,屬於規模較小的領域,但在論文影響力相較於世界影響力的部分,則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為1.41,是12個國家中排名第6。屬於量小影響力卻佳的研究領域。農業科學的學術論文產出的主要國家仍是以美國為主,所發表的論文篇數占該領域整體論文的16.58%,其次為中國,占11.38%。在論文篇數與論文影響力皆優於台灣的國家有英國(論文篇數占比為3.43%、相對影響力為1.79)與荷蘭(論文篇數占比為1.95%、相對影響力為1.67)。

圖二 台灣與主要比較國家在農業科學領域的論文相對影響力(2010-2014)

在太空科學方面,台灣在該領域的論文發表篇數僅占全球該領域論文的1.97%,排名為12個國家中的第10名,在論文影響力相較於世界影響力的部分,則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為1.26,是12個國家中排名第7。從圖三中可得知,太空科學的主導國家仍是美國,有高達47.48%的論文是由美國所發表的,其次為德國(19.79%)與英國(18.87%)。在論文相對影響力部分,最高者為瑞士,其相對影響力為1.72,意即高出世界平均水準72%。而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方面皆優於台灣的國家有美國(論文篇數占比為47.78%、相對影響力為1.38)、德國(論文篇數占比為19.79%、相對影響力為1.48)、英國(論文篇數占比為18.87%、相對影響力為1.51)、瑞士(論文篇數占比為3.96%、相對影響力為1.72)與荷蘭(論文篇數占比為6.33%、相對影響力為1.65)。

圖三 台灣與主要比較國家在太空科學領域的論文相對影響力(2010-2014)

從圖四可知,在物理學的部分,台灣在該領域的論文發表篇數僅占全球該領域論文的2.40%,排名為12個國家中的第9名,在論文影響力相較於世界影響力的部分,則略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為1.07,是12個國家中排名第8。美國與中國是物理學領域的主導國家,在論文發表量名列前茅,美國論文發表數量占該領域的22.10%,中國則占20.44%,二個國家相加已近五成。在影響力部分,表現最佳的國家為瑞士,為2.06,高出世界平均水準一倍以上,其次為荷蘭,為1.93。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俱優於台灣的國家有美國(論文篇數占比為22.10%、相對影響力為1.61)、德國(論文篇數占比為10.64%、相對影響力為1.51)、英國(論文篇數占比為6.33%、相對影響力為1.58)、瑞士(論文篇數占比為2.60%、相對影響力為2.06)。

圖四 台灣與主要比較國家在物理學領域的論文相對影響力(2010-2014)

在工程學部分,結果如圖五所示,台灣在該領域的論文發表篇數占全球該領域論文的4.14%,排名為12個國家中的第8名,在論文影響力相較於世界影響力的部分,則略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為1.01,是12個國家中排名第7。該領域的論文主要發表國家為中國(占19.65%),其次為美國(占19.28%),顯示中國對於工程領域的重視與投入。而論文篇數與相對影響力皆優於台灣的國家有美國(論文篇數占比為19.28%、相對影響力為1.19)、英國(論文篇數占比為5.69%、相對影響力為1.17)與德國(論文篇數占比為4.54%、相對影響力為1.10)。

圖五 台灣與主要比較國家在工程學領域的論文相對影響力(2010-2014)

三、小結

為尋找出上述四個領域的標竿學習國家為何,本研究針對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指標以定義出三種層級,如表一所示,分別為(1)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皆優於台灣之國家、(2)論文影響力優於台灣之國家、(3)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皆劣於台灣之國家。由於考量到論文發表量往往與國家規模有正向關係存在,規模愈大的國家,自然在發表量也會優於小型國家,故本研究未將僅論文發表量優於台灣之國家納入比較。

表一 綜合比較

領域 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皆優於
台灣之國家
論文影響力優於
台灣之國家
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皆劣於
台灣之國家
農業科學 英國
荷蘭
以色列
新加坡
瑞士
N/A
太空科學 美國
德國
英國
瑞士
荷蘭
以色列 新加坡
物理學 美國
德國
英國
瑞士
以色列
荷蘭
新加坡
N/A
工程學 美國
英國
德國
荷蘭
新加坡
瑞士
以色列

從表一可知,論文發表量與影響力皆優於台灣之國家應是台灣在農業科學、太空科學、物理學、工程學領域需積極仿效學習的國家,未來政策制定者應參考該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資源投入情形。然而,在面臨國家規模與研究人口數因受到限制而無法突破之情況時,或許可先視論文影響力優於台灣之國家作為標竿學習對象,特別是在近年一般大眾對於學術界僅重視論文發表數量而忽視學術研究應對社會產生影響力之現象而感到憂慮時,台灣學術界理應優先思考如何提升各領域的論文影響力,朝世界尖端水準靠攏,故優勢領域更應標竿論文相對影響力優於我國的國家,向其學習。事實上,我們也可發現到論文影響力優於我國的國家往往在國家規模也與台灣一樣,同屬小國,如以色列、瑞士、荷蘭與新加坡。而歸納這些國家的共同特徵,可發現上述四國是國際合作表現優異的國家,故建議未來可標竿學習上述四國的學術研究政策,且可先朝該國的國際合作政策進行研讀,找出如何運用國際合作提升論文影響力、甚至是提升論文品質的作法,以調整我國現行的學術研究品質提升策略。

延伸閱讀